數據封裝是指將需要傳輸的數據進行包裝處理.在OSI的七層參考模型中,數據封裝就是上層的PDU作為本層的傳輸數據被封裝在本層的協議頭和協議尾之間或封裝在本層的協議頭后面的處理過程。
協議頭、傳輸數據和協議尾是三個相對的概念.如傳輸層協議頭(TH)包含只有對等傳輸層可以看到的信息,而位于傳輸層之下的網絡層會將傳輸層協議頭作為網絡層的數據部分進行傳送.在網絡層,一個PDU由網絡層協議頭(NH)和傳輸層傳遞下來的PDU構成;在數據鏈路層,一個PDU由數據鏈路層協議頭、網絡層傳遞下來的PDU以及數據鏈路層協議尾構成。
2.數據傳輸過程
【舉例】用戶通過主機A的某北京網站制作應用程序產生數據流發送至主機B,整個數據的傳輸過程—數據封裝與數據拆封如圖3-3所示。

(1)將主機A應用層與主機B應用層通信時所必需的控制信息(AH)添加到傳輸數據DATA的頭部構成應用層報文送至表示層。
(2)主機A表示層收到上層報文數據,在其前面添加與主機B表示層通信時所需要的控制信息(PH),構成本層的報文數據送至會話層。
(3)主機A會話層收到上層報文數據,在其前面再添加與主機B會話層通信時所需要的控制信息((SH),構成本層的報文數據送至傳輸層。
(4)主機A傳輸層收到上層報文數據,首先根據網絡的“最大傳輸單元”將數據分組,再在分組后的數據前添加與主機B傳輸層通信時所需要的控制信息(TH),構成分組數據報送至網絡層。
(5)主機A網絡層收到上層分組數據報,在其前添加與主機B網絡層通信時所需要的控制信息(NH),構成數據包送至數據鏈路層。
(6)主機A數據鏈路層收到上層數據包后,在其前和后分別添加與主機B(B與A在同一鏈路時)或下一服務節點(B與A不在同一鏈路時)數據鏈路層通信時所需要的控制信息(DH和DT),構成數據幀送至物理層。
(7)物理層將數據鏈路層傳遞下來的數據頓以比特流信號通過通信介質傳輸出去。
(8)主機B的物理層接收比特流信號,傳送至主機B的數據鏈路層。
(9)主機B依照主機A封裝數據的過程反向由下向上逐層拆封,卸掉本層協議頭(數據鏈路層有協議尾)后向上層遞交數據,直到在應用層被主機B用戶看到原發送的數據DATA。
每層的數據單元封裝過程看上去比較繁雜,但在整個網絡體系結構中是很重要的,也是必需的,它使得網絡通信實現模塊化并易于管理。